close
敏於事,是做事應腳踏實地,勿因循怠惰、好高騖遠;慎於言,是教導我們言多必失,多言必敗,話要出口之前要三思而後言。所以孔子說:「敏於事、慎於言」是人立身處世的準則。
世人常說: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。」是說滿懷崇高理想與抱負,如果不身體力行,終究只是老生常談,一篇空論罷了。一個人做事除了要事先規劃以外,更重要的是,要去執行計畫。不去做,計畫永遠是計畫,無法知道計畫後的結果是成功?還是失敗?所以做任何事要有「敏於事」的精神,即知即行,積極進取。
俗語說:「禍從口出。」是說語言如果使用不當,就會惹事生端。一個人說話必需謹慎,三思而後言,說話時要考慮到人、事、時、地及態度。同樣一句話,給人的感受都不相同,所以說話同時要察言觀色,實事求是,勿道聽塗說,以免失言失和,招致人怨。俗語常說:「話到嘴邊留半句,理從是處讓三分。」就是「慎於言」的最高表現。
一個人立身處世,要秉持「敏於事、慎於言」的原則,凡事腳踏實地,積極進取,言所當言,不當言則不言,謠言止於智者。如此,人生必定一帆風順。若是人人如此,社會上就不會有紛爭,國際上就不會有動亂,處處和諧溫馨,世界大同。
* 「敏於事,慎於言」就是腳踏實地,凡事三思而後行。
字數:483字
日期:2017/9/14
相關題目:
#慮事精微,臨事敬慎 (白話:考慮事情較周到,執行事情要謹慎)
#言教與身教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