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1. 全面品質管理(TQM):來自戴明提出的管理循環 PDCA(Plan-Do-Check-Act),為一種系統觀點的持續品質績效改善程序,其中包括企業本身以外的供應商與顧客。

具有七大基本品質工具輔助,包括:流程圖、檢核圖、直方圖、柏拉圖、分布圖、管制圖、特性要因圖(魚骨圖)。

122. 六標準差 6σ :強調從流程改造著手,是一種態度,讓人們在碰到問題時,不是先救火,而是先衡量現況,找出原因加以改善,使錯誤不要再發生,實施的五大步驟稱為 DMAIC。

(1) Define 定義:界定顧客是誰?顧客的要求是什麼?訂出關鍵品質作為改善的目標。

(2) Measure 測量透過大量資料收集,評量與決定顧客的需求與規格

(3) Analysis 分析確認目前水準與目標水準的差距,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,已決定改善順序

(4) Improve 改善擬定對策,利用實驗設計法,找出最佳過程條件,解決與預防問題。

(5) Control 管制運用管制工具來確認改善的狀況,使改進成為一種制度。

123. 80/20 法則:少數的原因、輸入或努力,通常會導致 80%的結果、輸出或報酬。在時間管理方面,完成最重要的 20%目標可能獲得 80%的效果。

124. 甘特圖:透過時間軸與工作項目的長條圖呈現,規劃並控制工作進度。促使管理者能規劃專案活動,然後以比較規劃和實際進度的方式查驗進度。

125. 要徑法(CPM):為美國杜邦公司發展出來,將相關的各項活動直接運用線路圖表示順序與關係。其作業完成時間確定,適用複雜性較高的工程專案,以網路圖為工具。

126. 計畫評核術(PERT):為美國海軍所發展,有三個時間的估計值(樂觀時間a、悲觀時間b、最可能時間m),作業完成時間為機率性,適用於非重複性專案,以網路圖為工具。

127. ABC 存量管制:目前最普遍的存貨分類標準,基本觀念在於將企業的全部存貨按照品種及佔資金多寡分為 ABC 三大類型。

(1) A 類:指存貨最重要的項目,通常佔存貨項目比例的 5~10%、佔存貨金總金額的 60~70%。

(2) B 類:指存貨較次要的項目,通常佔存貨項目比例的 30%、佔總金額的 15%。

(3) C 類:通常是指存貨中最不重要的,佔存貨項目的 60%、佔總金額的 15%。(EX.螺絲釘)

128. 企業資源規劃(ERP):將企業內部各部門包括財務、會計、物流及生產等功能,利用資訊科技整合在一起,並將企業全球各地的據點作連結,成為最有效整合的一套系統。

129. 供應鏈管理(SCM):指整合企業與上下游的相關業者所構成的複雜網路,使產品從運送到消費的過程中,資訊和產品流程能夠達到最適化。

有四點特性包括:協同整合非核心業務外包減少長鞭效應即時最佳化

130. 擴展式企業資源規劃(EERP):企業資源規劃 + 供應鏈管理 + 顧客關係管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企業管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業精於勤事立於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